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一桑一蚕系民生:九三学社江科大蚕研所支社 十年铺就脱贫致富“丝绸之路”

发布时间:2020-10-23  作者:孙凯  来源:社镇江市委  浏览次数:

2月的兰考,寒风朔朔,积雪遍地。在兰考县水驿村进村方向的十字路口,一位身形敦实的中年汉子站在雪地里,频频抬头向县里来路的方向眺望。这位望眼欲穿的中年汉子叫曲兆志,他是兰考县富源蚕业的董事长,也是村里的党支书。眼看明天就是民间传统的小年夜了,扫除灰尘、祭灶祭祖,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忙碌地准备着。作为兰考县重点企业掌门人,水驿村的致富带头人,曲兆志却是忧心如焚,17年,公司的家蚕受到了家蚕NPV病毒的打击,蚕茧产量大幅下降,企业盈利大幅度下滑,如果这个情况得不到扭转,18年的春蚕养殖将难以为继,最糟糕的情况下,公司将被迫退出蚕桑生产,村里奋斗多年才实现的脱贫致富梦又将成为泡影,与公司签约的300余户农户(其中有56户贫困户)的生计都将成为问题。

终于,随着嘎吱嘎嘣几声脆响,一辆银色面包车碾过土路上的冰渣,停在了进村的路口。曲兆志急忙迎上前,抢先拉开车门,紧紧握着车里来客的手,“可把你们盼来了”。曲兆志等的客人,是来自九三学社江科大蚕研所支社的徐安英、赵卫国两位研究员。他们此行的目的,正是来帮助富源蚕业解决家蚕抗病害的难题。

在水驿村,两位蚕业专家对2000亩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进行了考察,在分析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和病虫害状况的基础上,徐安英为该基地准备了华康新型抗虫害品种,还赠送了家蚕蚕药新药剂。有了新蚕种,曲兆志的春蚕养殖就能放手干了。18年9月,徐岸英、赵卫国再次回到兰考,得知当年富源公司的蚕茧产量实现了大幅提升,专家们非常高兴,这一次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蚕桑技术标准、家蚕新品种、新技术等技术服务,还再次免费提供价值10800元的新型蚕药供基地使用。18年该公司蚕桑基地创造效益580万元,为带动当地村民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

徐安英指导桑蚕防病害.jpg

徐安英指导桑蚕防病害

这一幕场景,在九三学社江科大蚕研所支社十年产业扶贫路上反复上演。十多年来,九三学社江科大蚕研所支社的老中青三代蚕桑专家们,怀揣着科技兴农、蚕桑富民的梦想,或上山下乡,或耕耘边疆。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西、内蒙古、四川、重庆、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社员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遍了全国14个省市,走出一条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丝绸之路”。

 

“70后”银发专家四赴三江

2020年4月,全国著名蚕桑专家、九三学社镇江市委原主委潘一乐,跨越千里赴广西三江独峒镇八协村指导产业发展,为该村脱贫攻坚工作“把脉支招”。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春耕生产时间紧迫。抵达八协村后,潘一乐便忙碌起来,他前往田间地头走访调查,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特点,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当地种植养殖的品种,手把手教授村民科学种植、养殖方法,耐心答疑解惑。

三江侗族自治县.jpg

潘一乐主委参与江苏与三江共建的“边侗情缘”电商助力开播大会

    在当地一位村民的田间,一株株嫩绿的桑苗生机勃勃。这是一个月前,潘一乐教授快递赠送给村民的2000株饲料桑苗。这次来到八协村,他特意过来查看桑苗的生长情况,“桑苗的长势还可以,但是田里的杂草比较多,当务之急是要把杂草除掉,不然等到雨季的时候,气温升高,水分增多,杂草会生长得更厉害……”潘一乐蹲在田里,细细叮嘱村民桑苗的种植管理方法。村民听得认真仔细,还不时发问。潘老毫无保留的详细讲解,让村民频频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遵照您说的方法去做。”

为解决八协村农户的技术需求和问题,潘一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微信群、实地指导、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提供24小时技术服务。

“种好的地块铺上50公分宽的黑色地布,在桑苗左右各铺一条;栽桑行间,把杂草务必清除干净;等到桑苗成活后再施肥。”每天一睁眼,潘一乐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微信工作群布置“作业”。村民们完成“作业”后,拍摄视频传送到群里,他再根据视频内容及时给予指导,就连返程的一大早,他也没耽误布置“作业”。

潘一乐主委三江指导蚕桑种植.jpg

在高定村黑土猪养殖基地,潘一乐现场教学饲料桑种植。

 老专家进村后一系列实干工作,农户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临行前一晚,一位种植大户热情邀请潘一乐来家里吃饭,“之前也有很多人来到我们这里调研,给过我们承诺,但像这样手把手指导我们的很少,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

这是潘一乐近两年来第四次奔赴三江支援当地桑树产业,19年11月12日,潘一乐首赴三江,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潘一乐三赴三江,除了为当地送去了饲料桑种植技术之外,还为当地送去稻种、花苗、生物农药等,为当地创造更好的生产环境。潘一乐老人多次赴三江科技扶贫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了国家移民总局三江扶贫办顾问张其武的高度评价。

 

小小一粒茧,致富千万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作为售现经济作物,蚕桑产业发展正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传统的、理想的产业。鉴于蚕桑产业在“脱贫奔康”中的起着重要作用,能使农民及时脱贫致富。从2011年起,蚕研所支社潘一乐、徐安英、赵卫国、吴阳春、唐顺明等7位蚕桑专家,先后在四川凉山州、新疆、云南景东县、河南兰考、内蒙古兴和县、海南等多地开展了送技术、精准扶贫活动。

2017年4月6-8日在四川凉山州德昌及宁南进行了“送科技、精准扶贫”活动,主要在德昌县进行了果桑产业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提供了72个果桑品种,帮助建立了果桑品比园,在宁南县先后赴新村乡碧窝村规模化蚕桑化生产基地、茧丝绸园区茧丝加工及蚕业资源开发利用、葫芦口镇银厂村“6215”桑园高效套种模式示范片、葫芦口镇武星村金沙江流域蚕桑带、华弹镇水塘村优质蚕桑基地及家赢家庭农场,开展茧丝绸产业技术咨询服务活动。

2018年9月13-16日赴河南汝州、鲁山,为当地基地蚕桑技术标准、家蚕新品种、新技术等进行了技术服务,该基地与贫困户签订种养协议,从桑苗采购、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到蚕种购置、饲养、防疫治病、打茧,到收购、加工等各个环节为蚕农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优质服务。基地带动农户300余户,其中贫困农户56户,每年为农民创造效益580余万元,为当地农民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3月21---24日,深入重庆市潼南、黔江、涪陵的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对示范基地桑园、蚕房建设情况、蚕桑标准执行及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工作。 

重庆巫溪.jpg

蚕研所支社徐安英、赵卫国在重庆市巫溪县指导蚕桑生产

 2019年3月4日-7日对四川省宜宾市珙县、高县和兴文县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兴文县基地57个贫困村中有22个依靠蚕桑产业脱贫,解决就业人员2009人,60户贫困户197人脱贫。

2019年3月28日赴云南景东县对该县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指导,该基地带动586户建档立卡户脱贫摘帽。

云南景东县.jpg

蚕研所徐安英、赵卫国在云南景东县技术扶贫

 

2019-2020年在内蒙古国家级贫困县兴和县、商都县和巴林右旗等进行饲料桑技术指导,发展饲料桑2000亩。

2020年9月2日-5日在重庆市巫溪县桐岭村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进行蚕桑技术指导。该基地通过土地流转、股权化改革、利益联结分红、资产入股、退耕还林,奖励补助、服务带动、桑叶购销等几种方式,带动贫困户21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九三学社江科大蚕研所支社结对帮扶蚕桑种植基地27家,推广蚕桑新品种47次,协助农民合作社发展蚕桑种植17万亩,帮助200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摘帽,小小一粒蚕,小小一片桑,为农民“脱贫奔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image008.png

潘一乐主委接受镇江电视台采访

  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关键一年,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产业脱贫尤为重要,而农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作为老农业科技者,我们希望能够发挥一点余热,为国家的扶贫事业,尽一份责任与义务。”在接受镇江电视台时,年届八十的潘一乐以这句话为蚕研所支社十年一贯的漫漫扶贫路作了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