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改变农民整体弱质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改变农民整体弱质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虞伟林 (九三学社丹阳委员会)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第八届“江苏九三论坛”论文)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作为农业现代化主体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未改变其整体弱质化的现状,政府理应多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投资、帮扶,让农民足够强大,农民才能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力量,本文站在农民的角度,对妨碍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民 弱质化 农业 现代化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离开了劳动者生产力就失去了内涵,同样,推进农业现代化,也必须抓住农民这一根本,否则,在农民整体弱质化情况下,农业现代化难以为继。目前,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省农民面临的问题如下。
一、农民传统种田模式落后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一些重要资源转向城市,农村中青年劳动力选择城市打工并设法在城市扎根,而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一些地方部分田地被抛荒,且农村“离土不离户”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村庄约三分之一的房屋已没人住,但户口仍留在村里,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
我省农业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多数留下的农民依然守着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承袭靠天吃饭的种田模式,他们虽有自己的承包田,但人均田地面积不断缩小,而这小块田地基本只能满足自身口粮需求,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实施作业,打药治虫费时费工,种植成本偏高,在此种田模式下,粮食产量质量都很难提高,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显然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极不相符。
二、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随着工业化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特别是村庄沟渠池塘污染较重,农村水环境遭到破坏,污水进入江河甚至地下水,影响了米袋子、菜篮子的安全,主要表现为:一是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二是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某县每年化肥用量达89426吨,农药用量1375吨,农药的过度使用,加速了水体中的氮磷浓度的上升;三是少数企业直接将污水偷排到沟渠和河塘内。
而多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大都落后于城镇,交通、通讯、供气、排污、垃圾和污水处理、文化娱乐等设施配套和共享程度较低,农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
三、农民社会保障程度不高
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偏慢,多数村级集体收入、人均收入并没有显著提高,农民生活的稳定缺乏必要保障,特别是一些失地农民,他们收入有限,生存压力较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里相比,保障额度较低,农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仍然偏重,特别是住院实际补偿比例偏低,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优质教育资源基本集中在城市,不少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不断被撤并,农民子女“求学难、上学难”现象仍然没有缓解。
同时,农业保险险种设置不全,像淡水鱼养殖、食用菌、苗木等险种才刚开始,中央和省里目前对这些险种没有补贴,所缴保费相对较高,且存在理赔难、定损难问题,投保情况并不十分乐观,而目前也没有专门针对青虾养殖的险种,所有这些都使农民在特种养殖中面临较大风险。
四、农民正当权益难以维护
农村治理机制尚不够完善,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涉农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和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正当权益受损,不利于农村的发展稳定,也拖累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村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虽实施“村账镇管”,但乡镇农服中心及财政所只是代理记账的工具,财权基本抓在村书记手里,多数村民主理财的职权和程序形同虚设;村务公开的内容不全、情况不实,对重大事项决策、土地流转、工程项目管理、村级债权债务等情况公开不够,个别村干部与开发商、企业主暗中勾结,大量土地以租代征,违章建成别墅、厂房,不少集体土地被非法占用,不能形成规模用地;村级经济组织运行和利益分配中缺少必要控制,一些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甚至农民的正当权益被村干部非法侵占、挤占和截留。
五、农民生产素质总体较低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技人员,但目前缺乏对农村实用人才和科技致富能手的培养和激励,而今真正种田的农民大多年龄大、文化低、缺技术,从整体上看,新型农民的数量和技能素质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某县农业劳动力大约9万人,持证农副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为4.%,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严重短缺,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看,普遍存在农技人员专业结构单一、知识更新缓慢、收入待遇偏低、不能安心扎根农村和服务农民、队伍不稳等现象。农技人员得不到应有重视,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与现代农业对农技人才的需求不相符。
六、农民创业环境仍然不佳
现在,农业创业环境尚未优化,农民创业还面临诸多困难:
(一)创业贷款难,目前,农民想创业致富就苦于缺乏本钱,而国家银行机构对农民贷款方面限制较多、手续繁复;同时,因为无法从正规渠道融资,催生了农村乱集资乱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承诺股金分红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一旦出现“跑路”,受牵连和伤害的是广大农民,加重了创业农民的负担与风险,也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涉农补贴多而散,现在涉农资金项目不少、总额很大,但安排过于分散,涉农资金支出结构不尽合理,重点不够突出,缺少对种养大户的倾斜,无法产生资金的规模效应,而多数创业农民无法从中受益。
(三)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短腿”,不少优质特色农产品受信息等因素的制约“躲在深闺人未识”,我省农村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广大农民特别是创业农民对电商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电子商务实际运用少和专业辅导服务人员奇缺等矛盾;另外,我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
(四)在农村缺少一批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块头不大”,带动示范效应不强;由于投资农业周期长、投资额大、回报率底,因此,愿在农村发展的企业家相对较少。
党的十八大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确立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农民的投资、帮扶,通过多种渠道来稳农、强农、兴农、富农和惠农,让农民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推手。
一、强化措施,吸引农民安居乐业
一方面,积极放宽城镇落户条件,鼓励农村有条件的剩余劳动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住居,让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以此为契机,适度发展家庭农场,提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政府通过供地、财税等政策给予优惠,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引导农民由落后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积极调整农副业结构,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种养模式转到种、养、加、销相衔接、一二三产整合发展的新型模式上来。
另一方面,结合万顷粮田建设,加强财政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稳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量让农民就近居住,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享有方便、现代、舒适的公共服务,吸引农民安居乐业。
二、对症下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各地政府要重视并狠抓农村环境整治,将保护农村生态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实行一票否决,以留住美丽家园,为农业现代化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倡导农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以节本降耗、减轻污染,开展植保专业化服务,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用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证足够的环保监管力量和投入,把监管的触角伸向农村,特别是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执法力度,环保部门要依法经常性地开展突击执法检查,对严重违法行为要问责重罚,加大企业违法成本,使企业不敢、不愿违法;扩大农民参与,通过设立有奖举报电话以调动农民监督的积极性,对农村企业违规排污行为要敢于公开曝光。
  三、以人为本,健全农民社保体系
当前,应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保体系,突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业保险等保障惠民作用提高涉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为农民生活和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
一是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和保障水平,完善重大疾病保险和求助制度,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扩大门诊统筹的实施范围,降低老百姓看病的自付比例,允许农民在全省范围内统一享受门诊和住院优惠尽量减轻农民看病负担。
二是在坚持公平与效率前提下,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制度,消除城乡差异,城乡养老制度在政策、标准、支付渠道和形式方面要统一;完善农村最低生活、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三是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实现高效农业保险全覆盖,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种农产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保费补贴,抓好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的农业保险工作,对已经开办的高效农业保险做到愿保尽保。
四、加强乡村治理,为农业现代化保驾护航
重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农村民主和法制,完善乡村治理,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监管,为农业现代化保驾护航。
(一)、推行民主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民主集中制,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使每个村都真正做到“民主管理”,选好农村的“当家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并深化农民对基层干部的监管。
(二)、切实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健全村财务制度,实行村级财务乡镇负责制,乡镇党委政府应将村级财务列入议事日程,确定领导分工负责制,对村财务进行经常性领导和管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应及时检查和清理;切实发挥好民主理财制度,理财小组应由觉悟好、素质高的村民通过选举担任,多选派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任村官,大力提升在职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对村会计应实行会计委派制和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三)、乡镇应监督村级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并把它作为考核“村官”的重要指标;扩大村务公开范围,按季度、如实公开土地流转、重要债权债务、重大工程及惠民专项资金等事项,公布举报电话,尽可能扩大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村级财务走上规范化道路。
(四)、健全乡镇内审机构,规范“村官”用权行为,实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定期财务及工程项目审计,坚决查处和纠正侵害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的腐败问题,把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用村干部的重要手段,对于群众举报的专项问题应逐项进行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对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政府要敢于动真碰硬,依法整改。
五、有的放矢,培育高素质的“新农民”
今后新型农民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体,政府要加大培养力度,培育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善于经营的种养能手。
(一)整合各职能部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的及时性、针对性、实用性,培训紧跟农民转,农民缺什么,培训搞什么,开展订单式培训,从农民的现实需要出发,因需、因时、因材施教;建设农民自己的学校,聘请本土种养能人做老师,创新培训方式,让农民学习、政府埋单,学员参训,不仅免费,还能领到政府发放路费及误工补贴;带领学员到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进行现场观摩、操作,必要时可与主要农时季节田间地头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育,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关注基层农林服务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的稳定,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收入待遇;对基层农技人员实施有计划、有针对的培养和教育,组织其到高校、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去进修,采取脱产、半脱产、网络等形式进行培训;对在地方做出贡献、成绩突出的基层农技人员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予以重奖;提高上级农技专家驻农村的积极性,提高补助,在职称职务晋升上优先考虑;同时要将有志在农村发展的优秀村官纳入农技队伍中,进行锻炼,培养后备人才,解决农技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鼓励农技人员创办企业、基地,搞好技术产业化,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工程师,促其为企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六、开拓创新,优化农民创业环境
种植、养殖大户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石,应加强农村经济队伍建设,加快农村经济队伍的培养,并给予大力的引导、鼓励和支持;提高现有农业企业主的整体素质,调动二、三产业企业家的积极性,使他们关注农业,开发农业,参与竞争;还应引进外地资金、人才投资开发农业,借资投入、借人开发。
财政政策上坚持向农业倾斜,增加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引导经营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方向转变,完善补贴办法,提高精准性,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让农民从中受益,还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健全完善配套服务机制,放大惠农政策聚合效应。
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到农村设网点,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担保机制的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让农民获得贷款的有效保障,通过组建担保公司,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对接,促进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扶持;取缔以高利率为诱饵、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的农村资金合作社,坚决打击农村非法集资、“跑路”等现象,保证农村金融的良好生态。
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全力培养真正为农民服务的网络推广员,推动农民上网、电脑操作,网上采购,应让更多农民触网,开淘宝店,利用微店、网络定制来降低交易成本,转变传统营销方式,把优特产推向市场,帮助农民建设有特色、有质量的“电商村”;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流通领域奠定基础,同时重视农村地区公路的畅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农产品流通急需的仓储及包装建设,对参与物流建设的企业在金融、水电等方面给予多方面的政策优惠。
 
 
 
刘绛昊《新世纪新理论新探索》人民日报出版社
张秀生——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须务实  《人民日报》 2015.2.26第16版
林留兴——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丹阳通讯》2014第8期